无障碍阅读 适老模式 网站支持IPv6
导航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乡镇 > 部门 > 清新区农业农村局 > 规划计划 > 工作计划及总结

清新区扶贫办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时间: 2017-11-27 00:00   来源:清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布机构:   点击:-

2017年是实施精准扶贫的第二年也是关键之年。我办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扶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年度减贫目标任务加快推动扶贫项目,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一、工作完成情况

    截至11月27日,全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62户22531人(其中重点村2771户6630人,面上村7691户15901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4041户14185人。根据贫困人口脱贫“八有”核查标准,目前各镇(场)上报预脱贫8468人,大部分贫困户各项指标达标,符合脱贫标准,少数未达标的正在查漏补缺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帮扶责任。一是健全工作机构。根据实际调整了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督查问责、综合协调、资金管理、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基本保障、培训输出、新闻宣传8个专责小组。区扶贫办与区委农办合署办公,人员达33人,形成了“脱贫攻坚+农综改+新农村建设”工作合力,为全面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人力保障。二是落实工作责任。印制了8500本《清新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手册》,派发到帮扶干部手中,要求结对帮扶干部每月至少1次走访联系贫困户,并如实填写《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手册》,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区财政落实专项配套资金每年400万元、区扶贫工作经费每年50万元、保底扶贫项目贴息资金每年1800万元。四是主动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注重与广州市及清远市派驻清新工作队发挥联动作用,形成帮扶合力。

(二)抓好脱贫增收,推进帮扶项目。一是大力推进保底扶贫项目。针对贫困户劳动力弱、病残等情况,确定了以“扶贫小额信贷+资产收益扶贫+农业产业扶贫”方式实施保底扶贫项目,经过相关部门多次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项目方案,计划筹集4.2亿元投入集“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清远鸡文化产业园,使有劳力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增收3000元的保底收入目标。全区共有4018户14112人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员申请参加保底扶贫项目,目前已拨付2.225亿到项目实施单位,项目园区正在动工建设二是统筹实施光伏扶贫项目。经多方考察调研,定于利用先导公司和学校楼面建设装机容量6兆瓦的光伏发电设备,共预计投入3500万元,目前已完成立项和备案工作三是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增收项目。推进三坑安庆、枫坑太平马岳3个乡村旅游项目,培育发展太平蒲兴和南蒲、浸潭新寨、龙颈南星、三坑湴塘等多个百香果、中药材种植基地,顺利启动山塘西尾、龙颈河洞、禾云杨桃树、浸潭留良洞、塘坑等多个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形成了以农业、旅游、光伏和电商为主导的多条产业链,为带动贫困户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大力实施就业扶贫项目。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服务”活动,结合“春风行动”举办7场精准扶贫劳动就业现场招聘会,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五是多途径推进电商扶贫项目。创新农产品经营渠道,除了借助清远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全区74个村级淘宝服务站进行产品销售,还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店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比如《喜爱南蒲》微信公众号销售南蒲村土特产,微店《精准扶贫,爱心土货》上架销售蒲兴村贫困户种养的玉米、清远鸡等产品。

(三)坚持问题导向,有效解决问题。一是教育资助上半年共发放2016年秋季和2017年春季贫困户子女在校生活费补助5917人次887.6万元,退还学杂费789人次98.6万元制定指引,督促指导开展2017年秋季学期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对区内就读申报补助的2224人进行复核二是医疗救助。联合社保局核查贫困人员基本医疗参保情况,开通绿色通道为未参保的359人中途参保,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00%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开展财政全额资助贫困人口2018年城乡医疗保险参保工作三是应保尽保。联合民政局核查无劳动力贫困户家庭情况,切实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四是其他问题。帮助未办理出生证120349人完成了亲子鉴定,现已协助415人办理入户;科学有序推进危房改造工作,省下达我区2017年危房改造任务580户,目前已动工554户,完工326户;自筹资金解决45户居住危房但不符合申报住建系统危房改造补助的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

)强化项目管理,加快资金使用一是认真导各镇(场)做好扶贫项目的收集、筛选、论证和提报,6月底完成了全区扶贫项目收集建库工作,并对入库项目进行了公示,目前全区申报入库项目1362个。二是跟踪落实好中央资金和老区建设项目。目前禾云镇杨桃树光伏项目、浸潭镇留良洞光伏项目、龙颈镇龙北产业基地3个中央资金项目和太平山心村道路硬底化、龙颈镇塘坑村食水工程、河洞骆坑村道路硬底化3个老区建设项目已完工。还有4个中央资金项目与5个老区建设项目正有序推进。三是及时拨付资金。目前各级下达我区统筹使用的扶贫开发资金合计17390.2123万元,已使用7588.1564万元,结余9758.3639万元,其中区结余6341.4718万元,镇结余3416.8921万元。

(五)有序开展新农村工作,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环境。按照上级要求,迅速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并建立了由38人组成的规划编制专家库,编制印发了《省定贫困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指引》,指导镇、村开展创建工作。目前70%的省定贫困村基本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各村在开展规划编制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三清三拆和筹集启动资金等工作

提升业务水平,实现动态管理一是通过请上来的方式,举办了六扶贫业务培训班,组织了各镇(场)分管领导、扶贫办主任,驻村干部进行培训通过走下的方式,到各镇举办座谈会和现场指导45次,及时解读政策,熟悉建档立卡系统操作,有效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实现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全区与上月对比贫困人口增减比例为0.66%,在省要求控制范围2%之内。

)加强督查考核,有序开展工作。完成市、区两级年度扶贫考核以及驻村干部考核工作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巡查组的巡查;充分发挥督查专责小组的作用,定期在双数月对镇村、帮扶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督查,对扶贫责任缺失,不主动履行职责的发出警告、约谈甚至单兵教练。

(八)强化扶贫宣传,扩大社会影响。一是利用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简报、横额、户外宣传牌、宣传栏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大力宣传扶贫工作,牢牢把握精准扶贫舆论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支持和大力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二是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扶贫工作评选,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如《广东脱贫攻坚工作动态》第16期报道推广我区保底扶贫项目,省扶贫办微信公众号专门刊载太平镇南蒲村驻村干部林兴栋的先进事迹。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镇级和相关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有待加强。一是目前普遍还停留在前两轮“双到”的观念上,镇级主体责任和统筹协调方面还有待加强。二是各相关职能部门缺乏大扶贫格局思想,没有主动履行职能工作。

(二)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帮扶责任有待加强。新时期精准扶贫考核、巡查和审计等数据来源主要以扶贫信息系统直接提取为主,因此扶贫信息系统日常录入的实效性、准确性尤为重要,但全区面上分散村驻村干部综合素质偏低,尤其部分驻村干部年纪较大,电脑操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导致数据收集录入方面普遍存在滞后问题(金融保险部门和镇级单位帮扶的村问题尤为突出)。

(三)扶贫项目推进不理想,造成扶贫资金使用缓慢。由于扶贫项目的选定要求较高,要保证使用绩效,保障项目收益和本金安全,许多种养的项目风险高,不敢贸然投入,导致扶贫项目库建设储备不足,存在钱等项目的尴尬局面。

(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艰巨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社会关注度高,一些村庄拆旧拆违任务较重一些村庄空心化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村还没有动作,今年内难以完成村庄三清三拆任务。

四、2018年工作安排

党的十九大报告勾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为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而2018年是决胜脱贫攻坚年,我们既要完成新的减贫任务,又要巩固脱贫成果,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必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完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一)工作目标

围绕2018年底余下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部相对贫困村出列的总体任务,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1.确保余下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新上马一批扶贫项目

    3.继续推进保底扶贫项目

4.继续推进光伏扶贫工程;

    5.完成革命老区建设年度任务;

6.完善后续帮扶管理措施

7.加快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进度。

(二)主要措施

1.确保余下相对贫困人口实现脱贫3月份组织召开全区扶贫工作会议,部署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并将余下脱贫任务分解下达到镇到村到户到人。建立预脱贫计划,对照“八有”标准,建立目标台账清单,将责任分解落实到脱贫攻坚专责小组和区直相关部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

2.新上马一批扶贫项目。4月前督促指导各镇(场)、各村做好2018年扶贫项目入库工作,加快项目落实,长短结合,确保扶贫项目落地见效,切实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3.继续推进保底扶贫项目督促加快保底扶贫项目资金投入,配合做好保底扶贫项目资金收益分配核对发放工作

4.继续推进光伏扶贫工程督促加快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落实光伏扶贫收益统筹用于扶贫济困工作,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

5.完成革命老区建设年度任务。加强组织协调,加快老区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地见效。2018年着力解决革命基点村道路质量低劣、雨天行车困难、饮用水困难等问题;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等,努力提高革命老区村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6.完善后续帮扶管理措施加强扶贫项目后续管理是发挥扶贫效益的重要环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扶贫项目后续帮扶管理指导意见,明确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明确管理的主体和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负其责,确保扶贫项目发挥长效增益,让扶贫项目真正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7.加快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进度。整合各方资源,在今年完成40相对贫困村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建立示范村建设项目库,加快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进度,着力改善贫困村生活生产条件。

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请您稍候…… ×

网站导航

底部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运维电话:(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电子邮件:

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4418030003

[粤ICP备05057909号]